IMG_3159.JPG  

 

住在這個鳥不生蛋的鄉下地方其中一個大缺點就是很難找到道地、好吃的外國餐館。唯一的例外就是:這幾年因為中國留學生越來越多,開了幾家新的中國餐館,但其他亞洲餐館還是非常稀少。

我在這裡這麼多年來只吃過兩次拉麵,分別是在兩家不同的餐館吃的,可能因為本地日本人少的關係,這兩家都不是道地日本餐館,而是標榜複合式(fusion)的餐館,其中一家賣美式、日式、韓式料理,服務生以美國人為主,另一家賣中式、日式、韓式、越式、跟泰式料理,服務生跟廚師是講中文的。那兩次吃拉麵的經驗都非常糟糕,味道不只不道地,而且還不好吃 (如果只是不道地但是味道好的話,那我還可以接受),從此我沒在這裡吃過拉麵,這個情況直到我上次在日本轉機買到日本拉麵包才改變。

 

以下要介紹的就是超方便的日本生拉麵包。我上次在成田機場轉機時在免稅商店看到,因為之前沒買過,所以只買了兩盒回來試口味,我後來有點後悔沒多買幾種。

左圖是博多長濱拉麵,是醬油口味的,一盒有四份。右邊是北海道拉麵,有三種口味:鹽味、味噌、跟醬油口味,每種口味各兩份。這兩種都是一盒 1000 日圓。

IMG_3136.JPG IMG_3127.JPG

 

煮法非常簡單,左邊是博多拉麵的煮法,圖示很清楚,我雖然看不懂日文,但看了圖解跟說明中的漢字還有阿拉伯數字倒也能煮出還不錯的味道。 右邊是北海道拉麵的煮法,除了日文圖解外,還有英、中、韓文的翻譯。

IMG_3140.JPG IMG_3132.JPG 

 

左邊是博多拉麵一份的麵跟調味包。北海道拉麵的味噌口味也是一包麵跟一包調味包,但鹽味跟醬油口味都像右圖一樣有一份醬油、一份油脂、跟一包調味粉。

IMG_3144.JPG IMG_3146.JPG  

 

總體來說我最喜歡的是北海道拉麵味噌口味,再來是博多拉麵。北海道那盒中的鹽味跟醬油味對我來講都太鹹,必須要把調味粉包的份量減半鹹度才比較剛好。

文章最上圖就是北海道味噌拉麵加上我自己喜歡的料,煮法超簡單:

1. 煮一鍋滾水,把拉麵放滾水煮兩分半撈起。

2. 趁煮麵時把調味料放進大碗裡,加入約 300 cc 的開水拌勻。

3. 煮完麵後,接著燙綠葉萵苣(green lettuce)莖的部分(相片最下方的菜),莖先下去一分鐘再放葉(相片最上方的菜),一起再燙一分鐘後撈起,然後放入玉米粒燙兩分鐘後撈起。

4. 把所有的料一起放到碗裡,再放上半顆滷蛋跟海苔片(我用元本山辣味海苔)就可以了。

從頭到尾十分鐘內可以煮好。

這一碗真的比我在那兩家亞洲餐館吃到的還好吃非~常~多~ (其實我還蠻想建議那兩家店的廚師乾脆買這種拉麵包回來好了,口味真的大勝他們自己煮的拉麵!)

 

題外話: 我還蠻喜歡吃滷蛋的,我的特製滷蛋作法也很簡單,把生蛋煮或放電鍋蒸熟,接著剝殼放到以醬油、八角、大蒜(有時還會加辣椒)煮成的滷汁中浸泡即可(要放冰箱保存)。因為從頭到尾沒用到油,所以不油不膩,味道很清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pit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