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9464.JPG  

 

過去幾年每到冬天,我就覺得我高中國文老師對謝朗的評論有失公允,這篇文章算是幫他討個公道吧~

 

謝朗是什麼人呢?他是我當年高中國文課本世說新語選讀中出現過的一個配角,他出現的橋段是在"喻雪"那一篇中(不知道現在高中生還讀不讀這一篇)。

那篇文章是在講東晉政治家謝安跟子姪輩某天聚在一起的時候,雪突然間下得很大。

謝安就問子姪們:白雪紛紛何所似?(這紛紛的大雪像什麼呢?)

他的侄子胡兒說:灑鹽空中差可擬。(大概就像鹽灑在空中吧!)

他的姪女說:未若柳絮因風起。(不如說是柳絮因風而吹起吧!)

 

那個侄子胡兒就是謝朗,而那個姪女是後來成為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媳婦的謝道韞。

"喻雪"這篇文章主要是在講謝道韞對雪的比喻精妙,所以後世常用"詠絮之才"來形容女子的文才。

我記得當時上到這一篇時,我的國文老師對謝道韞的才華大力稱揚,同時也把謝朗以鹽喻雪當成俗人庸才的代表。

自小生長在不下雪的台灣,我在上到"喻雪"前當然是沒見過真雪,所以聽了國文老師的講解後,我對雪的想像就是像柳絮、鵝毛般飄逸的東西。

這個浪漫的想像一直持續到這些年來經歷過真的雪後才崩解,我也才了解我國文老師本人(至少在當時)一定沒看過雪!!!

 

在沒有親眼見到他們描述的那場雪景之下,我必須說:其實謝朗跟謝道韞的描述沒有優劣之分,因為他們形容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雪!

這幾年的經歷讓我發現雪有很多不同的形貌,有時候像細鹽、有時像粗鹽、有時像麵粉、當然也有像柳絮或鵝毛的時候。真的要統計,我覺得像鹽的時候多過像柳絮的時候。

像鹽(尤其是粗鹽)的那種,打在臉上是會刺痛的,而像柳絮的那種飄到眼睛裡也是扎人的!

每當我在風雪交加、臉被粗鹽般的雪打得痛得不得了的時候,我都很想跟我高中國文老師說:妳來經歷一下這種雪就會知道謝朗的描述可能是對的!他不是庸才,他是走寫實派路線,他形容的是實實在在(經常)出現的景況啊!

 

我今天一早就被下雪聲吵醒。是的,雪並不總是安安靜靜、像鵝毛或柳絮般輕輕飄下。下粗鹽般的雪時,雪會像小石頭打到窗戶般嘈雜作響(結晶小時是清脆聲、結晶大時會有鏗鏘聲)~文章最上面那張相片就是今天早上照的"謝朗路線的粗鹽雪"。

 

 

當然,謝道韞形容的柳絮雪也是會出現的,下圖畫面中那些白白的東西就是。

IMG_7323.JPG

 

下圖天空中那些灰灰的東西也是謝道韞的柳絮雪。

IMG_7340.JPG

 

這是兩人都沒形容到的麵粉雪~(其中夾雜一些柳絮)

IMG_9336.JPG  

 

可惜東晉時沒有相機,否則謝朗應該把當時的雪景拍下來,看看下的到底是鹽雪還是柳絮雪。如果下的是鹽雪,就可以證明他的描述是寫實貼切的(而謝道韞則是過度詩情畫意而失真的形容)。他也才不會倒楣到在事發一千六百多年後,還因為把雪比喻成鹽而被人當成庸才在討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pit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