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5222  

 

自己做菜的好處就是:只要有辦法吞下去,自己高興怎麼亂搞都可以。

我還蠻常做出一些在別人眼中可能有點怪的菜色,以下就介紹一些我覺得挺好吃,但是乍看可能有點怪的菜色組合。

 

巴薩米克醋漬義大利起士餃(Balsamic tortellini) 配高麗菜絲沙拉(coleslaw)。

IMG_5237  

這兩種食物作法都非常簡單,難度只比 "用電鍋煮飯" 還高一點點。

巴薩米克醋漬義大利起士餃作法就是把市售義大利起士餃(tortellini)煮熟拌上自製巴薩米克醬汁。醬汁材料有:巴薩米克醋(balsamic vinegar,一種原產自義大利,由葡萄汁濃縮而成的醋)、初榨橄欖油(extra-virgin olive oil)、幾瓣蒜頭、羅勒葉(買不到羅勒可用九層塔替代)、番茄乾(sun-dried tomatoes 或 oven-dried tomatoes,等一下會介紹如何自製番茄乾)、匈牙利紅椒粉(paprika)、一點蔥花、海鹽、現磨黑胡椒,全部進果汁機打勻即可(不要打太碎)。醬汁跟起士餃拌好可現吃或放冰箱冷藏,放隔夜會更入味,要吃之前可以灑點現磨起士。

高麗菜絲沙拉之前在無米之炊--塑膠片也有春天(點這裡)中介紹過,那一篇介紹的是油醋醬的作法,我在這裡是用糖:美乃滋:蘋果醋 = 1:2:2 的比例來調美乃滋醬汁,另外還灑了一些海鹽跟現磨黑胡椒。這個比例調出來的醬比較酸,不喜歡吃酸的人醋不要放太多。

這兩種食物分開來看都不奇怪,擺在一起也挺好看的,怪的部分在於:我為了不想多洗碗盤,把這兩種食物放在一個大碗公後拌在一起吃(就像吃韓式拌飯那樣)~

這個組合吃冷的或從冰箱拿出來直接吃冰的都可以。當然如果怕冷的話,起士餃趁熱吃也可以,但是高麗菜絲沙拉就不太適合吃熱的。巴薩米克醋漬義大利起士餃酸酸辣辣的,高麗菜絲沙拉酸酸甜甜的,這組合有點奇妙,但味道莫名的和諧~

 

印度烤餅捲滷雞腿肉跟番茄玉米洋蔥沙拉。 

IMG_4324

這算清冰箱菜色,剛好有前一天滷的雞腿,配上番茄玉米洋蔥沙拉,用印度烤餅捲起來就是一餐。

番茄玉米洋蔥沙拉名稱就把食材都點出來了,小番茄、玉米粒、碎洋蔥拌上油醋醬(油醋醬作法可以點這裡),上面再灑上我的祕密武器 "孜然粉"。加上孜然粉後整個味道非常特別,做作一點來說:就是很有深度喔~(哈哈,做作的美食部落客附身)

這個組合是台式滷雞腿、印度烤餅跟我自己發明的孜然番茄玉米洋蔥沙拉,我個人還蠻喜歡的(我真的強烈推薦加了孜然的沙拉)。

 

藍莓貝果夾青蔥鮪魚跟起士片。 

IMG_4348 IMG_4346

我其實本來是要用美乃滋拌洋蔥鮪魚(這樣就一點都不奇怪了),但是家裡沒洋蔥,剛好我自己種了一些青蔥,就用青蔥代替(青蔥買回來把蔥白連根剪下來,種在水瓶中即可,每天換水,大約可以收成一到兩次)。

藍莓貝果甜甜的,加上起士濃濃的奶味跟微辛的美乃滋青蔥鮪魚,有一種異常的調和感,非常好吃~

台灣蔥雖然品質好,但是我在台灣不太吃蔥,因為覺得辛味太重。我在美國買到的蔥不知道是氣候關係還是其他因素,沒什麼蔥味,這對不太敢吃蔥的我來說反而是個優點,讓我在這幾年慢慢練就吃蔥的能力。

我上次回去跟我家人提到我自己種蔥,我弟劉寇隋超驚訝的(我猜他八成想成我戴斗笠在田裡種蔥吧~ 

 

番茄雞肉雞油煨麵。 

IMG_4376

說個題外話,我常去的那家超市賣的烤雞是我吃過最好吃的。但是他們的烤雞很特別,不走脆皮路線,而是 "皮軟趴趴、一摸就掉" 那種(聽起來就不好吃吧?)。主要原因是他們的烤雞其實是半悶、半烤而成(所以應該叫悶烤雞?)。

我幾年前第一次買的時候並不知道這件事,回家打開包裝發現雞皮竟然軟趴趴、雞胸部分還浸泡在滴下的雞油、雞汁裡!我當時心裡非常嫌棄,想說我以後再也不要買他們家的烤雞了!

萬萬沒想到我試吃一小口就愈罷不能!雞肉、雞皮都很柔軟入味,連最容易乾巴巴的雞胸部分都香嫩多汁,我當時站在廚房忍不住一口接一口,等我回過神來,才赫然發現我竟然一口氣吃掉半隻雞!

那家超市烤雞有三種口味:原味、巴比Q、跟檸檬口味,三種都很好吃。買回來後,我通常會忍不住直接嗑掉雞腿跟雞翅。接下來就把雞肉跟骨架拆開,雞肉可以撕小塊或撕成雞絲,拌飯、拌麵或夾三明治都不錯。骨架可以加薑片、大蒜熬成雞高湯,拿來煮粥非常好吃。裝烤雞的容器底部的雞油、雞汁倒出來煮麵,可以煮成好吃的雞油煨麵。

 

終於說完題外話了,這道番茄雞肉雞油煨麵是用檸檬口味的烤雞做成。首先把義大利麵煮到稍軟(千萬不要煮到熟),倒掉大多數的煮麵水,只留可以蓋過所有麵條的份量,把留下來的雞油雞汁倒進去,加上洋蔥末、蒜末,再灑點海鹽、現磨黑胡椒,把麵條煮到水份收乾,拌進烤雞肉跟義式番茄乾,就成了番茄雞肉雞油煨麵。

因為麵是用雞汁、雞油煮出來的,所以麵條本身就吸飽了雞汁的味道,加上檸檬烤雞肉的清香跟義式番茄乾的濃縮番茄味,真的超好吃的喔~

義式番茄乾作法也很簡單,把一般的小番茄(像是 cherry tomato 或 grape tomato)或羅馬番茄(roma tomato)對半剖,灑上義大利香料跟海鹽進烤箱以華氏 175-200度(約攝氏 80-90度)烤幾個小時即可(小番茄約 3-4小時,羅馬番茄約 6-8 小時),烤好之後可以直接使用或泡在橄欖油中保存。

 

 

烤雞酸辣蔬菜墨西哥捲 

IMG_5169 IMG_5172

烤雞肉撕小塊搭配酸辣蔬菜,再用烤到稍脆的墨西哥捲餅(tortilla)夾起即可,如果不想吃烤脆的墨西哥餅,也可以用軟軟的餅皮把料直接捲起來,像夏捲這篇的吃法(點這裡)。 

酸辣蔬菜是我誤打誤撞做出來懶人菜色。話說很久以前的某一天,我為了做麻婆豆腐到亞洲超市買李錦記辣豆瓣醬,只是當天店裡沒貨,我找了半天發現:老干媽香辣脆油辣椒似乎是味道最接近的東西,所以就想把它當成辣豆瓣醬的替代品。只是我回家試了口味覺得跟辣豆瓣醬差太多,不太適合拿來煮麻婆豆腐,就把它放在冰箱沒再用過。

有一天我睡前突然想到:香辣脆油辣椒加上醋後酸酸辣辣的應該會非常開胃,隔天試了果然沒錯。之後我就常把它拿來做酸辣花椰菜或高麗菜(這裡是兩種蔬菜都用上了)。作法就是把花椰菜或高麗菜洗乾淨後放有蓋容器微波加熱 30-45秒,拿出來拌上老干媽香辣脆油辣椒、米醋、一點點糖,拌勻後再進微波爐加熱 1.5-2分鐘(視自己喜歡的熟度而定)。

很多人不歡用微波爐做菜,我倒是不介意這些。而且微波加熱的花椰菜不只保持青脆,據說保留的營養成分比水煮還多。

這個烤雞酸辣蔬菜墨西哥捲結合了墨西哥餅皮、美式烤雞、中式醬料做的酸辣蔬菜,整個就是走國際化路線~

 

料比飯多的蔬菜起士腸咖哩拌炒飯。 

IMG_5269  

另一道清冰箱料理,我最大目的是要用掉那個起士腸。那是我很喜歡的一個品牌出的新產品,是內餡包有切達起士塊(cheddar cheese)的香腸,味道雖然不錯,但是口感太軟、不夠 Q 彈,不太合我心意。這個起士腸雖然不太適合像夏捲那篇介紹的那樣捲來吃,但是切碎來拌飯或炒飯還不錯。

這道料理就是把冰箱有的零碎蔬菜跟起士腸炒過,再把飯拌炒進去就好了,調味料有辣味印度咖哩粉(加一點就很辣了)、一點海鹽跟現磨黑胡椒。蔬菜部分我用了高麗菜、洋蔥、紅蘿蔔、四季豆、冷凍青豆、玉米,還有花椰菜梗(就是花椰菜的頭吃掉後,剩下脖子的部份,把硬梆梆的外皮削掉後切一切,上圖炒飯正中央、在紅蘿蔔上方那個淺綠色東西就是)。哈哈,我真是勤儉持家啊~

喔,對了,為什麼料比飯多呢?講好聽一點是:因為自己煮,所以用料大方!

但真實原因是:我家沒米了,而我又懶得去亞洲超市補貨~

 

番茄起士蛋配香椿拌麵。

IMG_2047 IMG_1939

也是非常簡單的兩道懶人料理。把番茄切小塊後,跟菲塔起士(feta cheese,一種山羊乳酪)還有一點牛奶拌到打散的蛋液中,進微波爐加熱到蛋液凝固即可(約 1-2分鐘)。

台式麵條拌上我從台灣帶的香椿醬,上面灑點蔥花就可以了,用維力炸醬也很不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pit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