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2771.JPG

  

到美國念書前我對這個國家其實一點興趣都沒有,主要原因是:美國跟很多國家比起來歷史比較短(如果不計印地安人的歷史的話),而我喜歡古蹟,所以美國對我吸引力一直不是太大。

如果硬要我在美國選個旅遊景點的話,我最想參觀的地方是費城。因為我對富蘭克林生平很有興趣,愛屋及烏之下,自然想看看他的發跡地。

不過在美國念書這幾年來,始終沒有機會參觀費城。 2009 年秋天時,本來計畫要在聖誕節假期或是隔年初找時間到費城,不過當時忙著準備到德州參加一個會議,就把訂機票的事情放到一旁。沒想到在那個會議的最後一天,主席宣布下一屆會議(這個會兩年才辦一次)將在費城舉辦,我當時真的有種接到天上掉下來的禮物的驚喜感!

從那一天起,我就一直期待今年的會議,總算在上個禮拜完成了我長久以來的心願。

到費城之前,我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一方面這是我等待已久的機會,但另一方面費城的治安出名的差,尤其是搶案跟暴力犯罪率都是美國大都市中的前幾名,我另外還聽到很多人說費城市區又髒又亂,讓我有點擔心最後會變成一趟失望之旅。

不過幸好這趟費城之旅讓我還算滿意,雖然有些區域真的是又髒、又臭、又亂,但也有不少地方是乾淨又漂亮的。在安全方面,我們會議地點在五星級旅館林立的 Society Hill 。那一區和周遭的歷史區(見下面那張地圖)街道乾淨、花木扶疏,居民多半非常友善,晚上走在路上也不用太擔心。

在費城的五天中,我另外還參觀了舊城區、市中心跟中國城,這幾個地方白天都還好,但晚上自己一個人走在路上時,我覺得警覺性要高一點,尤其是從 Market Street 到中國城間,有些地方的氣氛讓我處在高度警戒的狀態。而義大利市場附近,白天看來就已經有點亂,我覺得女生(尤其是對當地不熟的情況下)可能要盡量避免在晚上單獨走在路上。

map.jpg

 

整體而言,我對費城印象還不錯。我以前對東岸大都市(像波士頓)印象就是人比較冷漠,而我在費城遇到的人雖然沒有之前在西岸的波特蘭遇到的人那麼熱情(見快樂砵崙行),但大多數都還蠻友善的。有好幾次當我拿著相機拍街邊建築時,路過的人主動過來攀談。還有幾次問路時,被問到的人還帶我走到我要去的地方。另外有一次,我只是抬頭看路標,有個太太自動走過來問我要不要幫忙,可能看我表情很驚訝,她就說:噢,因為我看到你手上拿著地圖,又在看路標,所以以為你需要幫忙。(其實我只是覺得那個路名很有趣而已~)

另外,我離開當天早上遇到一個非常熱心的老太太。那天早上我原本計畫到先到義大利市場區附近的一家店,吃費城最著名的起士牛肉三明治(cheese steak ,之後有空再寫食記)。當我穿過歷史區某條小街道停下來拍照時,有個路過的老太太停下來跟我聊天,她先是指著我拍的建築跟我聊那棟建築的特色,聊著聊著,也許是覺得我孺子可教吧,她就拉著我穿過小街小巷(那些街道真的都蠻小的),跟我介紹那區的歷史,還帶我去看很多連當地人都不見得知道的特色建築。

聊天的過程中,我得知她老公是小兒科醫生,而她自己也開了一家(高級)餐廳,她們已經在那一區住了幾十年。不過老實說,我懷疑她根本就是費城觀光局派出來的臥底導覽員,因為她真的對費城歷史如數家珍

那位老太太拉著我在歷史區走了一個多小時,她邊走邊介紹費城歷史變遷,還一路指著不同的建築說著它們的故事。一路上看了好多東西,後來她還說想要請我去她家喝茶。不過她的餐廳臨時有事要處理(而且我其實也趕著要到義大利市場區),所以我們互相道別後,就各自踏上原本的路程。

以下就是一些在費城歷史區拍的相片: 

殖民時期到美國建國初期(1682-1830 左右)留下來的房子都有很漂亮的窗台。

IMG_2612.JPG 

  

馬路是鵝卵石(cobblestone)舖成的。

IMG_2676.JPG

  

路邊街燈造型也古樸有趣。

IMG_2699.JPG

  

Powel House,這是美國獨立前最後一任費城市長的家。是當時的豪宅,相當於現在台北的帝寶吧。

IMG_2739.JPG IMG_2745.JPG

  

一路看下來,我忍不住讚美:在這晴朗、涼爽的秋天,走在有著紅色磚房、金黃樹葉的街道,讓人覺得心情真好!

那老太太說:你說到一個重點!不是磚造的房子是不准出現在費城的!(當然她說的是殖民時期的費城,現代費城也是有不少鋼筋水泥建築)

原來在費城建城前不久(1666 年),倫敦發生一場奪走約八萬人生命的大火(The Great Fire of London),主因是當時的房子多為木造,街道又小又擁擠、彎曲,導致無法快速運水滅火。所以當費城的建造者 William Penn 人還在英國時,就規劃要在新大陸建造一座以磚房為主、棋盤格式的都市。費城跟歐陸城市還有殖民時期美東其他大城(像波士頓)最大不同之處就是在建城前就有良好的都市規劃,並把消防需求納入考量。

也就是這個規定,讓費城歷史區的房子看起來相當一致,都是古色古香的磚造房。而且費城為了古蹟的保存,對那一區的建築有相當嚴格限制。如果是當年留下的老房子,外觀是禁止變更、改造的!而在那之後建的房子,也不准 "仿古"。那位老太太很驕傲的跟我說:你在這裡是看不到威廉斯堡那種山寨版的老房子的(fake old house)!

正港的老房子外牆上都會有個圓徽章(見下圖正中央那個窗戶上方那個黑黑圓圓的徽章),那是政府掛保證的標誌,每一棟都有保險,火災時也優先搶救。

IMG_2762.JPG

  

這一家兩個窗戶間的上方(就是中間那兩道藍綠色木門之上)也有那個政府認證的黑標記(不過相片中被切掉一半)。看這家的裝飾,就知道萬聖節快到了。

 

IMG_2614.JPG

  

這張的黑標記就可以很清楚的在左邊這家一樓的窗戶上方看到。這棟建築旁邊的小花園也有個有趣的故事(見下兩張圖)。

IMG_2754.JPG

  

以前費城法令規定私人庭院、花園只能建在兩棟建築間,不可以蓋在臨馬路的地方。這家的主人(是個非常有錢的人)為了想要有私家花園,就在臨馬路的地方再蓋個小建物(就是那個八角頂的那棟),然後四周圍起來就成了個偷吃步的合法花園了。

 IMG_2755.JPG

  

那個八角頂上有個可愛的風向計。我遇到老太太前一天就注意到了,當天風超大的,但我站在那裡看了十分鐘,那風向計根本完全不會動,所以看起來不像風向計,反而像鏤空的路標。

IMG_2751.JPG

 

這個花園就完全符合規定,建在兩棟建物之間。

IMG_2678.JPG

 

有時候可以在兩戶人家之間看到這種鐵門,通常是通向另一個小院子。

IMG_2767.JPG

 

這鐵門裡的通道盡頭也是小院子(不過乍看有點像牢房)。

IMG_2776.JPG

 

歷史區街道上隔鄰的房子窗戶都會漆上不同的顏色,以柔和色系為主。我們經過一戶大門漆成橄欖綠色的房子,那老太太忍不住抱怨:以前這種顏色是不准出現的!不知道為什麼現在法規越來越寬鬆!(但其實我覺得那家的橄欖綠還蠻好看的,跟隔鄰的房子相比,也不算突兀,可惜沒把它拍下來)

IMG_2757.JPG

 

下面這個小院子是老太太特別帶我來看的。乍看之下沒什麼特別,但仔細看就會發現裡頭竟然有六個門,表示可住六戶人家!!!老太太說這裡每一戶都只有一、兩個小房間,是殖民時期船長太太住的,當時船長們航行英、美兩地,一去就是幾個月,太太們就自己住在這些超小的房子裡。

我說:我以為船長都很有錢耶,怎麼會住這麼小的房子?還有船長太太為什麼不待在英國就好,要自己一個人住在費城?

老太太說:船長雖然賺得相對比較多,但仍然是工人階級。一般人多半是在英國生活不易,才會跑到殖民地來討生活,對那些船長太太而言,在殖民地就算要長期自己一個人生活,日子也通常比在英國過得還好。

IMG_2761.JPG

 

這是船長住家附近的房子,看這大小,我想應該是上流社會住的豪宅吧。

IMG_2763.JPG

 

這也是個大戶人家,從哪裡知道呢?不是牆上的美國國旗,而是那黑色鑄鐵欄杆。據說當時只有有錢人才用得起鑄鐵!

IMG_2765.JPG

 

這家除了鑄鐵欄杆,大理石階梯也是有錢人的象徵。

IMG_2775.JPG

 

很精緻的圍欄。

IMG_2772.JPG

 

這一家更是大手筆,瞧瞧那不知是啥的動物!我想光打那一隻的花費,也許夠一個平民家庭過上一整年吧!

IMG_2766.JPG

 

很多有錢人家門前都有這東西,這是進門前刮掉鞋子上泥雪用的。

IMG_2774.JPG

 

另外有些大門上還有動物頭像(我想這是豹吧?),感覺就很酷!

IMG_2779.JPG

 

這隻應該是獅子。

IMG_2787.JPG

 

我很喜歡這一家的門牌跟鐵門,上面的鬱金香好漂亮。

IMG_2685.JPG

 

前面提到費城為了保護古蹟的真實性,禁止後來蓋的建築 "仿古",新建的房子從外觀窗台就可以看出跟老房子明顯不同。像下圖新房子(右邊這幾棟)就沒有老房子窗戶那種可關上的木門(見最左邊那棟)。

IMG_2747.JPG

 

這棟也是新建築。

 IMG_2748.JPG

 

 

萬聖節快到了,很多人家窗戶都開始布置。

IMG_2764.JPG

 

我在某天晚上會議結束後,經過這個窗戶時被嚇了一跳,看清楚那是什麼後,忍不住對它落狠話:笑什麼笑啊?你這南瓜臉!

隔天早上再經過,發現這顆南瓜在陽光下不但不嚇人,看起來還有點呆~

IMG_2770.JPG

 

這幾隻就比較可愛一點。

IMG_2769.JPG

 

有些人家是在大門上作裝飾。

IMG_2700.JPG

 

南瓜、花圈、骷髏和墓碑都有了。

IMG_2616.JPG      

 

這個則是可愛版的。

IMG_2789.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pit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