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1686.JPG

  

從六月開始,我常在傍晚太陽下山後在校園內散步(這裡夏天太陽約在九點到九點半間下山,大概十點之後才會完全天黑),最常走的路線是我公寓附近一個停車場的後面,那裡有非常大一片草地跟樹林,草地上開滿各式各樣的野花,非常漂亮。

 

其間還有一條小小的水澗流過,炎炎夏日聽著潺潺水流聲,頗有消暑的效果。(圖片後方那個水泥建築就是停車場,小水澗正好從它後面流過)。

IMG_1660.JPG

 

這就是那個停車場,樹木下方就是那條小水澗。

IMG_1688.JPG

 

從另一個角度看停車場後方。

 IMG_1683.JPG   

 

奇怪的是我每次經過停車場後方某處都會聞到麻油味,第一次聞到時我不以為意,心想可能有人煮麻油雞吧!但隔天經過再聞到時,我突然想到:這裡是個停車場,又不是住家,怎麼可能有人煮東西?更重要的是這是美國中西部鄉下,根本沒啥華人,怎麼會有人煮麻油雞呢?

我常聞到麻油味的地方就在下圖箭頭處第二隻兔子那裏。(這個鳥地方在暑假期間,大學部學生離開後,處在野生動物比人多的狀態,到處可見兔子、松鼠、花栗鼠和各種鳥類跟昆蟲,很有國家公園的感覺。

IMG_1684.JPG

 

每次經過那裡都會聞到麻油味,但總是找不到味道來源,久而久之我都懷疑那邊磁場有問題,讓我經過時產生幻覺。

就這麼過了一個多月後,有天因為有事,我在天完全黑了之後才出去散步,經過停車場來到下圖這個步道時,突然發現遠方有隻博美狗大小的動物正緩慢穿過步道。我一開始想這麼晚了還有人在溜狗,但左右環顧看不到一個人,開始懷疑那動物不是狗(這裡沒有流浪狗,如果在外看到狗,主人一定就在旁邊)。

 IMG_2069.JPG

 

走近一點後發現那東西長得有點像超大型的松鼠,大約是一般松鼠的五、六倍大小,還有一個非常蓬鬆的大尾巴,只是移動的方式卻有點像覓食中的山豬,左聞聞、右嗅嗅的,動作比神經質的松鼠還慢非常多。

再更近一點看到那東西全身都是白的,但臉部有黑色條紋,我腦中突然浮現 Skunk 這個字,可是怎麼想都想不起來 Skunk 中文到底是什麼意思,只是直覺告訴我最好不要靠那東西太近。 

當我一邊走一邊想那東西中文到底叫什麼時,我又來到每次聞到麻油味的地方,這時我突然靈光乍現,那就是傳說中的臭鼬味!!!

早在我到美國前,我就曾經在網路上看到有留學生形容臭鼬的味道,就是濃濃的麻油味!!!

在我想到那東西的中文名稱不到三分鐘後,我又看到另外一隻,這一隻則是黑底白紋,像下面那張圖一樣(這張圖不是我拍的,是網路上找的)。我後來回家後上網查,果然我遇到的東西就是臭鼬,不過一般臭鼬多半是黑底白紋,我遇到的第一隻白底黑紋的算是比較少見的。

skunk.jpg

圖片來源:http://www.biosurvey.ou.edu/okwild/misc/skunk.html

 

我遇到的第一隻臭鼬就長這樣,全身都是白的,很漂亮(這張是大約一個禮拜後又遇到牠時拍的,我怕如果用閃光燈嚇到牠,會被攻擊,只敢在黑暗中拍牠。牠正往圖片左方處邊走邊覓食,右邊較高那個部分就是牠的蓬尾巴)。

IMG_2219.JPG

 

我跟我媽講我遇到臭鼬這段事,她覺得很不可思議,一直說 "麻油味怎麼會臭?!你確定是麻油味?真的沒聞錯嗎?"

我真的沒聞錯,真的是麻油味(有時候則是介於麻油跟香油之間的味道)。不只我這樣認為,不少遇過臭鼬的華人都說像麻油味。這味道我們聞起來不臭(蠻多人可能還覺得是香的),但對多數美國人來說是難以忍受的味道~

 

自從那天後,我就很常遇到臭鼬,不過牠們通常是天完全黑了之後才出現。

IMG_2275.JPG

 

每次看到牠們都是低頭專心覓食,警覺性不太高,只有被嚇到時會抬起上身跟尾巴,站得像松鼠一樣,做出攻擊姿勢 (就是準備放屁啦)。

IMG_2288.JPG

 

我後來發現仔細點找,臭鼬還蠻常見的,一個禮拜可以看到兩三次。

IMG_2306.JPG

 

另外,我昨天散步完準備回家時,在下圖的地方看到另一種動物。

IMG_2082.JPG

 

當時也是天色完全暗下來後,我突然看到一隻體型是一般家貓兩三倍的超級大肥貓從左方草地上快速跑來,我當時想:這真是貓界的洪金寶啊!胖得像加菲貓,卻靈活得像霹靂貓啊!!!(點這裡可看霹靂貓主題曲)

但就在牠越跑越接近我時,我突然想到:這裡也沒有流浪貓啊!那這隻貓是哪來的?

就在牠跑過我前面時,突然停下來轉頭看我,我才發現那隻貓界的洪金寶其實是一隻浣熊 ( raccoon )!

就像下圖這隻一樣,這張圖是 Wikipedia 上看到的,但我昨天看到那隻真的跟牠一樣,肥肥胖胖還有個像虎斑貓一樣的條紋尾巴!難怪在看到臉之前,我以為那是一隻大肥貓~

Racoon.jpg 

圖片來源: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Racoon_(20091106).JPG 

 

浣熊這名稱在中文聽起來很可愛,但英文的 raccoon 聽起來就不是這麼一回事。我有個朋友還用 pure evil (百分之百的邪惡) 來形容 raccoon。原因是她曾經在公路上為了閃一隻經過的浣熊而出車禍,在她撞上一棵樹驚魂未定之際,突然看到那隻害她出車禍的浣熊齜牙咧罪地看著她。( 她表演那隻浣熊的模樣時,讓我想到又叫又跳還幸災樂禍吱吱叫的邪惡小丑~)

 

最常在晚上散步時嚇到我的不是臭鼬也不是浣熊,而是兔子。牠們常突然從路邊草叢中衝出來,飛跳到另一邊。有好幾次我差點在黑暗中被衝出來的兔子撞到,有種童年時差點被躲避球打到的驚險之感。

夏季時,這裡到處都是又肥又大的兔子,別看牠們胖,牠們跑起來非~常~快!牠們飛奔的速度讓我對動如脫兔這個形容有更深一層的體驗。

 IMG_1728.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pit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