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2123.JPG 

  

這一篇的主角不是主食類食物,而是配菜。

高麗菜一直是我在台灣時很喜歡的蔬菜,我尤其喜歡清炒高麗菜爽脆的口感和淡淡的甜味。但是搬到美國後我曾經有約一、兩年的時間沒吃過一口高麗菜。不是因為美國買不到高麗菜,而是因為美國高麗菜,非~常~難~吃,沒有味道就算了,還煮不爛!!!

我第一次煮高麗菜時,是想做高麗菜捲。根據我在網路上查到的幾個食譜,上面都寫高麗菜燙個 10 - 30 秒就會軟。但是我的高麗菜葉在滾水裡燙了 30 秒撈起來後,還是硬梆梆。我只好把它們再放回滾水中。又燙了約五分鐘後撈起來,菜還是脆的!

我當時心想:我該不會買錯了吧?這不是高麗菜,這不是高麗菜啊!(請配上那個吃不到肯德基在地上踢腿哭鬧的畫面

我雖然以前沒什麼進廚房的經驗,但是再怎麼沒看過豬走路也吃過豬肉~我明明記得看我媽炒高麗菜都是進油鍋鏟個幾下,很快就上桌了!為什麼我買的高麗菜讓我想到元代雜劇作家關漢卿說的那句: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響噹噹一粒銅豌豆。難道我買的是銅高麗菜?!

我擔心那是山寨版高麗菜,還是什麼裝飾用的塑膠高麗菜。還特別找出超市收據,上面確實印著 Cabbage,證明我沒買錯。

最後我的高麗菜葉煮了約十分鐘後才變軟,只是吃起來一點味道都沒有,沒有菜味、沒有塑膠味、什麼味道都沒有。花了那麼長的時間才煮軟,卻是這種結果,給我一種很空虛的感覺。

儘管高麗菜跟其他蔬菜比起來相對便宜一點,但那次經驗之後,我每次逛超市都對高麗菜視而不見,大約有一、兩年沒再買過高麗菜。

後來會再買高麗菜是因為有一次在外面吃東西,配菜是拌了美乃滋的的高麗菜絲(coleslaw),冰冰涼涼又很脆,咬起來咔滋咔滋的,在炎熱的夏天吃起來,別有一番樂趣。

我後來回家試著自己做高麗菜絲沙拉(coleslaw),發現之前讓我嫌棄的煮不爛高麗菜,在做這道菜時,缺點頓時變成優點了。

就是因為像塑膠片一樣硬梆梆,所以不管切得再細、醃得再久,那些高麗菜絲都能保持脆度,完全不用擔心它會出水變軟!(應該說就算出了水,它還是脆的~

之後我就常在夏天做這道菜,不過我覺得用美乃滋容易膩,通常做這道菜時以油醋醬為主。

油醋醬作法很簡單,主要成分就是初榨橄欖油(Extra virgin olive oil,台灣很多人把它翻成特級冷壓橄欖油或特級初榨橄欖油,聽起來就很厲害,感覺可以賣比較貴的樣子。)跟醋(我這裡是用米醋,用顏色不太深的水果醋或酒醋也可以)。另外加點蒜末、糖、檸檬汁(或擠點橘子、柳橙汁也都可以)。我有時候會再加海鹽、磨點黑胡椒、或是加匈牙利紅椒粉(Paparika)。如果想要醬汁黏稠一點可以加點第戎芥末(Dijon mustard)或蜂蜜芥末。

把跟塑膠片一樣的高麗菜葉切絲或切細之後,拌上調好的油醋醬,放進冰箱冷藏約三十分鐘就可以吃,放隔夜會更入味好吃。

文章一開始那張圖放在高麗菜絲上的是蒜味白醬鮪魚天使髮麵,用市售的烤蒜白醬(Roasted garlic Alfredo sauce)拌上鮪魚跟天使髮麵(Angel hair,一種比台灣麵線稍粗一點的義大利麵,我都買來當成麵線的替代品),上面再灑點匈牙利紅椒粉增加點辣度。

白醬通常以牛油、奶油煮成,我個人覺得比較適合天氣涼一點時吃。但前天晚上看美食節目時,看到介紹白醬雞肉麵,腦波很弱的我睡覺時就夢到吃白醬義大利麵。昨天醒來後還是念念不忘,所以中午就煮了白醬鮪魚麵,但是又覺得夏天吃那個可能會太膩,乾脆在下面鋪上拌了油醋的高麗菜絲,吃完麵後再吃下面涼拌高麗菜絲果然很解膩。(懶得多洗碗,所以全部放到一個大碗公裡

 

 

涼拌高麗菜絲配上辣味墨西哥豆泥起士捲(spicy bean and cheese burritos)也很讚!

IMG_2176.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pit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