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搭火車,尤其是長程火車。但這次回台灣因為時間短、要做的事太多,所以我這次的台中、台南之旅來回都搭高鐵,只有台中到台南那段意思意思搭了下火車。

這趟旅行是我第一次搭高鐵,我發現有了高鐵後,整個台灣距離真的變短了!以前覺得台南好遙遠,搭車要搭好久,但現在只要一個多小時就到了,大約是捷運台電大樓到關渡站來回一趟的時間!為什麼選這個路線來比?因為我以前曾經為了省錢,每天從台北市中心搭捷運到關渡上駕訓班!(結果整個上下來,加上交通費,其實跟在市區上課差不多貴~而且我的教練很混,常常叫資淺的學員坐到多上了幾堂課的學員車上,說是要觀摩別人練車,讓資深學員載著新手練車,教練自己則跑去休息)

說了那麼多,我只是要表達高鐵把台南變近了!感覺上車後不小心打個瞌睡就會坐過頭,一醒來,人已經台灣南北走一圈了(是說車上服務人員應該會把坐過終點站的乘客叫醒吧?!)。另外,可能因為我搭車的時間不是長假前後,所以不管是高鐵站或車廂內乘客都不多,整體感覺既乾淨又安靜,非常舒服。

這次搭高鐵的經驗很好,我還想說下次回去可以再安排到南部旅行。而且我以前之所以沒考慮到南部念書或工作,就是因為覺得離家太遠了(哈,不過卻跑到美國了),但現在南北往返那麼方便快速,以後有機會說不定可以到南部工作。只是今天竟然看到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雲彰年下陷7公分 高鐵恐撐不過10年

我知道台灣記者一向喜歡危言聳聽、也經常去頭、去尾甚至去中間、扭曲受訪者的話,但上面那則新聞確實讓我非常擔心。擔心之餘,Google了一下,發現上面那個消息不管是真或是誇飾,雲彰地區的地層下陷似乎真的非常嚴重,而且裡面提到地層下陷最嚴重的地方還有我媽的故鄉雲林縣元長鄉和我們以前去元長時會經過的土庫(不知為什麼,這個地名總是讓我想到滷蹄膀)。

----- 再岔題一下 -----

因為我媽年紀很小時就搬到北部了,而且我外公、舅舅長期住在北部,所以我們也很少有機會去雲林。我只有很小的時候去過幾次,對雲林的印象就是大片的稻田和甘蔗田。還有去參觀我媽親戚開的花生油工廠,我對裡面的味道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上次因為自己做麻糬而烤花生時(見失心瘋),聞到花生出油的味道,突然想到那花生油工廠,瞬間有種回到過去的錯覺。

另外,我小時候因為童話故事的影響,一直以為兔子就是又小又白(不然怎麼會叫小白兔!?)。這個想法在某次去雲林參觀我舅舅朋友開的兔子養殖場後受到很大的衝擊。只記得裡頭的兔子跟故事書中可愛的小白兔一點都不像,有灰兔、黑兔、咖啡兔和花兔,就是沒有白兔!成年兔子又大又重,還有點臭,跟可愛一點都扯不上邊。未成年的小兔子雖然相較之下可愛多了,但顏色還是跟童話中的小白兔差很多!我是搬到這個鄉下小鎮看多了後(見春天的兔子)才對灰兔、咖啡兔漸漸習慣,也才知道小白兔才是非常態。

----- 回到主題 -----

看到雲彰地區地層下陷的問題逐年嚴重,我忍不住去查到底為什麼。各種報導、討論提到的除了有大家比較知道的農、漁民跟養殖業超抽地下水,有些環保團體也把矛頭指向石化工業,認為他們大量抽取地下水作為工業用水才是主因。立場不同的人對同樣的議題有不同的解釋,眾說紛紜,但歸納下來,超抽地下水大概就是地層下陷的主因。

網路上可以看到各方人馬互相指責,除了保衛自己利益外,也把過錯推到其他人身上。整個看下來,我覺得最有建設性的大概就是這個專訪

我不是水利專業,但整篇訪談看下來,我覺得李鴻源先生把整個現象、發生的原因、解決的方法、改革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阻力、如何化解那些阻力、以及最後的願景都講得非常好,我很少看到台灣政府官員把政策、理念講得那麼清楚有條理,感覺真的做了研究和通盤考量。

雖然我之前對李鴻源的印象就是他跟高金委員的緋聞(八卦消息總是比專業消息來的引人注意~),我不具備專業知識,也無法評斷他講的是否可行,但我覺得他講的東西很有說服力,考量得也很周密。這篇文章看來李先生將會負責整治計畫的統合,希望他們的計畫可以成功。另外,文章中倒數第三段提到的張姓立委實在讓我忍不住搖頭,還去查了一下她是誰,我覺得李鴻源回的也很妙,讓我想為他拍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pit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