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3581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在這個大家吃粽子、划龍舟的時刻,我要介紹一道應景又去油解膩、幫助消化的菜:烤鯷魚沙拉。

上一段純粹是講瘋話,我知道端午節是農曆五月五日啦!

不過今天還真的是個有點重要的節日,今天是 Cinco de Mayo,字面上的翻譯就是西班牙文的 "五月五"。這在美國是一個慶祝墨裔文化的節日,很多大城市都會舉辦墨西哥慶典跟舞蹈表演。

五月五這個節日的來源要推到一百五十年前發生的一件事,當年墨西哥因為連年不斷的戰爭(包括 1846-1848 年的美墨戰爭、 1858-1860 年的墨西哥內戰)跟其他國家借了非常多錢,主要債主有之前的殖民母國西班牙,還有英國跟法國。

在 1861 年時,當時的墨西哥政府因為財政困難自行宣布:墨西哥跟外國的所有借款都延期兩年後再償還。

這個舉動激怒了西班牙、英國跟法國,這三國組成討債集團聯軍到墨西哥要求還錢。三國聯軍兵臨墨西哥外海後,墨西哥政府跟他們展開協商,西班牙跟英國在協商後同意延後還款,所以退兵(整個出兵就是自找麻煩就對了)。

但是當時由拿破崙三世(就是那個有名的拿破崙的侄子)主政的法國本來就想把版圖擴展到美洲,所以不但沒退兵,還增兵入侵墨西哥,在往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進攻的途中,法軍在普埃布拉(Puebla)遇到頑強的抵抗。

當時法軍超過八千人、裝備精良,墨軍只有裝備不足的殘兵弱將四千人左右,1862 年 5 月 5 日兩軍正面對戰,沒想到裝備、人數都弱很多的墨軍竟然一舉擊敗當時被認為全世界最強的法軍!

這個戰役的成功讓墨西哥舉國上下士氣提振,繼續抵抗法國人的侵略。

雖然隔年墨西哥還是因為法國的持續增兵而被滅國,一直到被佔領了三年後,才在鄰居美國的幫助下趕走法國人,但是 5 月 5 日普埃布拉戰役勝利這天仍然被墨西哥人當做展現民族精神跟驕傲的一天。

講了半天,這跟美國到底有什麼關係?美國人為什麼也要跟著慶祝五月五?

其實是因為美國當時在打南北戰爭(1861-1865),而法國政府表面上雖然沒有表態支持南軍或北軍,但因為美國南方蓄奴的州出產的棉花是法國最主要棉花來源,南北戰爭棉花停產造成法國棉荒(cotton hunger/ famine du coton),讓法國幾個北方棉紡業的省份經濟受到重創,所以法國政、商界私下給美國南軍不少支助,希望他們能打敗北軍,儘快讓棉產恢復正常。

如果美國南部的鄰居墨西哥被納入法國版圖,南軍會得到更多法方的援助,南北戰爭勢必要打更久,甚至可能讓法國再把勢力深入美國。也就是這樣,美國人也把墨西哥的普埃布拉戰役勝利當成保全美國獨立、自主的一項重大事件。

美國在 1865 年打完南北戰爭,國家再度統一後,在 1866 年就出兵幫墨西哥,最後終於趕跑法國人。

 

講了落落長的歷史,我的重點是:五月五號是個有點特別的日子。(我廢話真的很多

 

很多台灣女生不太吃生菜,因為覺得生菜比較寒,對身體不好(而男生可能就純粹只是不喜歡吃青菜),我本人沒在忌諱這些,冷的、冰的生菜沙拉我都照吃不誤。但是冬天時,有時因為天氣關係,想吃點熱的。今天就介紹一道熱吃、溫吃、冷吃都很讚的沙拉:烤鯷魚沙拉。

作法非常簡單,把四季豆、小番茄洗過(我這裡是用 grape tomatoes,用 cherry tomatoes 或 plum tomatoes 也都可以),上面放些切過的洋蔥、蒜末(如果有櫛瓜或其他根莖類蔬菜也可以切一切放下去),再放上幾條鯷魚就可以進烤箱(因為鯷魚會出油、有鹹味,所以我沒有額外調味,如果口味比較重,可以再加點橄欖油、鹽、黑胡椒)

IMG_3560

 

鯷魚味道有點像台灣的鹹魚,但是腥味沒那麼重,市面上賣的多半是用橄欖油跟鹽醃的,切碎後可以拿來灑在披薩或生菜沙拉上、也可以拿來煮義大利麵、燉菜。我還會把它拿來炒飯,非常提鮮,成品有點像鹹魚炒飯。(鯷魚的肉加熱後會融化成為醬汁的一部分,軟刺雖然不太會化,但是可以放心直接吃,不會刺)

我用的是小包裝的油漬鯷魚,一盒約 56 克,裡面有大約八到九條小鯷魚。超市也可以買到大罐裝,裡面有幾十條甚至上百條個頭比較大的鯷魚,但我不喜歡東西開了放太久,所以都買小包裝,開了當天就用完,雖然貴一點,但是比較不用擔心吃不完壞掉。(那盒自動筆芯是當比例尺用)

IMG_3559 

 

用華式 375 度(約攝氏 190 度)烤三十分鐘左右,烤的過程中拌個一兩次,讓蔬菜能均勻沾到鯷魚化出的油脂跟味道。

成品中的四季豆仍保有清脆、小番茄的甜味烤出來,有點酸酸甜甜的,洋蔥也開始釋放甜味,整個加上鯷魚的鮮鹹,不管是當配菜(side dish)或看電視時的零食都很讚,熱吃、冷吃都非常好吃!

IMG_357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pit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