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茱莉亞羅伯茲主演的 Eat, Pray, Love(台灣好像翻: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還蠻熱的,剛好我前一陣子到波特蘭一個禮拜,扣掉開會的部分,整個行程似乎繞著 Eat, Play, Love 這幾個主題進行,雖然我的遊樂(Play)跟她的心靈追尋(Pray)不太一樣,但還是借用這個電影名稱來寫我的波特蘭行吧!

這次波特蘭行名義上是去開會,但是我私心對這趟旅行的附加行程更加期待,其中一個重點就是品嚐異國美食。

住在以白人為主的鄉下大學城的一大缺點就是找不到什麼好的異國餐廳,我們鎮上雖然有些還過得去的美式、墨式小餐館,但亞洲、歐洲餐館非常少,僅有的幾間品質也讓我很不滿。像之前我聽聞鎮上有家很棒的印度餐館,去過的同學、老師(都是土生土長的美國白人)都大力推薦。有一天為了慶祝學期結束,跟幾個同學一起去那家嚮往以久的餐館,吃完之後,那家店被我列入不再往來的名單中。

可能是為了符合鎮上居民的口味(很多美國人對味道重一點的香料似乎不太能接受),整個調味只能用 "點到即止" 來形容。我們一行七、八個人點了五、六種咖哩,每種咖哩名稱雖不同,但吃起來除了鹹味明顯之外,其他香料的味道淡到我都懷疑廚師是把前一晚吃剩的菜、再加了大量的水稀釋後煮出來的。而詭異的是我的同學們都讚不絕口!讓我忍不住懷疑是我自己口味有問題。

這次旅行前,我預定要找中、台式食物來解饞,但上網查了之後,發現在波特蘭好像評價高的中、台餐館並不多,倒是有一家越南餐館評價很不錯,所以我決定到了之後再看著辦。

扣除開會那幾天外,我一有空就到處吃,整個行程下來,肚子跟心靈都得到高度滿足。

有趣的是,回來一看,發現我吃的料理的來源地,如果標在地圖上幾乎像是沿著海上絲路,一路由東南亞到西亞!

岔題一下,講到絲路,很多人都以為只有經西域、中亞、到歐洲那條陸上絲綢之路,但其實海上絲綢之路發展比陸路絲路還早。從漢代開始,中國就有船從泉州、廣州經南洋運絲綢到印度、甚至到羅馬。不知道為什麼,我們的教科書中似乎沒有提過這條對中國沿海地區很重要的經商路線。

總而言之,我這趟行程,從廣/港式、南洋的越式、再到南亞的印式,一路吃到西亞的波斯料理。可惜待在波特蘭時間太短,要不然我本來還要吃黎巴嫩料理,就等於從東亞一路吃到地中海了!

 

-------------------

我剛到當天一到旅館放完行李,就衝到波特蘭舊中國城覓食,進了中國城發現裡頭餐館比我想像中少,只有幾間而已。

而且可能當時才傍晚五點左右,還沒到一般人的用餐時間,所以街上其實蠻冷清的。晃了一下,選了一間從貼了遮陽紙的窗外看來人多一點的店,進去才發現裡面客人都是美國人,我當下其實有點擔心該不會又是一家美式中餐館。

老闆上前招呼問我會不會說中文,我說會之後,他就改用帶濃濃香港腔的國語跟我說話。菜單拿上來,我請他推薦,沒想到他像是覺得很好笑一樣跟我說:你只有一個人,還是點盤炒麵或炒飯就好。

我心想這老闆還真不會做生意,一般人不是會希望客人多點一些菜嗎?至少也要推薦我加點一些港式小點心吧!心裡這麼想,但我還是照他講的只點了一盤港式牛肉炒麵。

炒麵一送上來,我才知道我誤會那老闆了,因為那盤炒麵真的超~大~的~!大約是一般食量的人的四人份,如果是一些食量小的女生,可能六個人來吃都夠呢!

而且炒麵上的蔬菜切得超豪邁的!青江菜不是一葉葉的,而是一整棵、一整棵的,牛肉跟紅蘿蔔也很大片,牛肉一片大約是我半個手掌大!我很努力也只能解決五分之二盤,吃飽站起來時,有一瞬間覺得食物幾乎要從我的喉嚨溢出來!

IMG_0400.JPG

炒麵味道倒是出乎意料的道地,讓我忍不住想起以前學校附近的鳳城燒臘,而且這家店附餐的熱茶很好喝,我喝掉將近一壺茶(約有 500 cc吧)!

 

-------------------

會議結束當晚,我跑到網路上評價很高的越南餐館,那天是星期六,我到的時候已經是晚上八點,沒想到裡面還很多客人,我們學校一個老師跟幾個非常著名的學者也在裡面吃飯。

當時店裡那個服務生可能剛到美國不久吧,她講的英文我其實聽不太懂,我問她的問題(像 salad roll裡到底有什麼料,還有 beef noodle soup 是用哪種麵)她似乎也聽不懂,我最後指著菜單點了越式春捲(salad roll)跟小碗牛肉麵(beef noodle soup)。

上菜才發現她應該弄錯了,因為端上來的似乎是辣味牛肉麵 (spicy beef noodle soup) ,而不是我點的牛肉麵 (beef noodle soup)。而且我點菜時問她裡頭的麵是不是河粉(pho),她跟我說是,但裡面明明是越式米粉。

不過我還是將錯就錯吃了那碗辣味牛肉米粉,整體來說其實還不錯,而且湯頭沒有看起來那麼辣,微酸、微辣,味道不致於太濃厚,很適合夏天吃。

IMG_0411.JPG 

 

從另一個角度照,可見那碗小碗牛肉麵有多大!

IMG_0412.JPG 

 

就是因為那碗牛肉米粉太大,吃了那碗米粉再加一個春捲,我就撐到沒法再吃了,外帶了剩下的春捲回旅館當宵夜。春捲裡包生菜、越式叉燒和越式米粉,配上加了魚露的花生醬,非常好吃!

IMG_0429.JPG 

 

隔天,我不死心,再回那家店想吃牛肉河粉。這次服務生英文比較好,她跟我說他們其實沒賣河粉,只有越式米粉。我又點了跟前一天一樣的牛肉麵(beef noodle soup),想看看是不是清燉的,還是真的是像前一天送上來的辣味麵。

事實證明果然前一天是送錯了,牛肉麵(beef noodle soup)應該是不辣的。這次的湯頭我非常喜歡,甜甜的又帶點魚露的味道,我把整碗湯喝到一滴都不剩!不過這碗麵的缺點是牛肉羶味比較重。

IMG_0489.JPG 

 

-------------------

離開波特蘭前一天正好遇到印度文化節,在市中心的 Pioneer Courthouse Square 從早到晚都有表演,還有很多小吃攤賣印度傳統食物,我選了一攤排隊人龍超長的攤子(想說應該會比較好吃),點了兩個素食咖哩角(Veggie Samosa)。

外皮炸得酥脆,內餡鹹香,有中上的水準。旁邊附的燉豆子也很不錯,綠色的香料醬汁沾咖哩角,酸酸的、很清爽,中和了炸物的膩感。

IMG_0462.JPG 

 

-------------------

要離開當天中午,我特地跑到市中心一家波斯餐館。這家店我是在會議結束當天(星期六)發現的,但是當天已經決定去吃越南菜,所以就想隔天再去吃。

隔天再去,發現他們星期天竟然休息,只好隔窗望著空無一人的店興嘆。

IMG_0502.JPG 

 

星期一中午,也就是我離開前幾個小時,再度跑去,一進去坐下來要點菜,老闆卻跟我說星期二到星期六才能點菜,星期一只有 Buffet!我本來想乾脆放棄,改去附近吃黎巴嫩菜,但看到老闆都已經幫我倒水了,實在不好意思離開,所以就留下來吃 Buffet。

 

扁豆湯 (Lentil soup),看起來很濃郁的一道湯,但番茄的微酸加上各種香料,喝起來其實蠻清爽的。

IMG_0501.JPG 

 

沙拉。紅紅的醃蕪菁,酸甜開胃。

IMG_0505.JPG 

 

從上方開始順時針分別是:素食捲、咖哩花椰、香料蔬菜飯和茄汁羊肉丸。

香料蔬菜飯裡加了杏仁片、葡萄乾、和椰棗乾,非常好吃。

羊肉丸很多汁,而且完全沒有羊羶味。

IMG_0508.JPG 

 

上圖的素食捲裡包的是另一種調味的香料飯,外皮稍微煎過,吃起來其實有點像墨西哥捲餅(Burritos)。

IMG_0510.JPG 

 

右邊紅紅的是扁豆燉茄子。

中間三種飯分別是:之前出現過的香料蔬菜飯、蒔蘿飯和蕃紅花飯。從這裡就可以看出我是澱粉控!

左邊那坨是加了蜜棗煮的菠菜,我第一次吃到甜的菠菜,沒想到還蠻好吃的。

最上面的香料雞腿就不怎麼樣,調味沒什麼特殊之處,而且不夠入味。

IMG_0513.JPG 

 

這次波特蘭行吃得好滿足!我真的是帶著笑離開波特蘭的,期待下次有機會再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upit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